|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强化技能 坚守底线 || 学校召开“安全生产月”实验室安全主题培训

更新时间:2020-06-11 08:00 作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 点击量:

       
       
       
       
       
   

   












   
   



                                                     

 

 

实验室安全是学校稳定安全的基石,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实验室安全的重大风险,坚持把师生人身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实验室安全体系当务之急,把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贯穿实验室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按照“全员、全面、全程”的三全模式要求,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陕教工稳办〔2020〕10号)、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整改报告>的通知》以及《中共西北大学委员会 西北大学关于印发<西北大学2020年度稳定安全工作责任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安全防范知识科学规范的管理处置能力,牢固树立实验室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推进复工复学和实验室安全防范工作。

 
 
 
 
 
 

左右滑动查看

  

2020年6月3日下午,学校通过腾讯会议(ID:992 430 319)在线召开了实验室安全主题培训,会议邀请了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徐宏勇主任,做了《关于高校实验室HSE管理的初心思考》主题报告。全校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共230余人参培。

徐宏勇主任的报告深入浅出,以丰富详实的案例,系统阐释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构建,分享了高校实验室HSE管理初心的思考,深入剖析如何破解目前高校HSE管理体系的难题,追求卓越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培训简介

培训纲要


 

积极参与    氛围高涨

全校参培人员在微信工作群中进行了实操研讨,提升了对实验室安全的系统架构、规范标准、专业技能细节精度的理念认知,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实验室安全”大家说


     

         
耿国华 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 

     

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互通互融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和《网络安全法》的发布,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计算机科学是揭示数据规律的科学,学校的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实验数据长期积累,数据安全尤为重要,保护信息网络中的数据资源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是我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建立可靠、安全、授权明确、日志完整的实验室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是互联网时代实验室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中的核心。信息安全基础上的仪器共享必将为我校教学科研带来优质的平台服务。

       

           
任保平 教授          
教育部高层次人才 

       

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研究环境和组织架构在向数字化方向转型,由此产生了新文科的思想。新文科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为背景,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与新文科建设的思想相适应,从学科交叉的趋势看,大学文科也确有借鉴理工科的研究方式、方法的必要,文科实验室建设上,要主动对接党和国家战略导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平台,建立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背景下和人文社科数据资源基础上的人文社科数据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

一方面,人文社科数据实验室的建设可以规范人文数据资源评估标准,规范人文社科数据资源的体系化建设;另外一方面,人文社科实验室可以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共享型、协助型、支撑型可计算人文社科大数据库,形成开放思维、计算思维、量化思维、协同思维支撑下的智慧人文社会实验“云”平台体系;尤其重要的是,保障人文社科大数据“实验云”模式的信息网络安全是人文社科实验室的“软”安全和“核”安全的基础建设,需要纳入学校信息化整体规划发展中。

       

           
王宁练 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确保危化品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师生的疫情防控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有序运行。一方面要完善危化品的分类存放及出入库记录,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要持续强化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留存记录,加强实验场所的水电、仪器设备等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做好监管协调工作。

       

           

陈富林 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生物医学实验室作为实验室的特殊类别,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关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管理规范,严格审批手续,加强专业知识和操作合格培训,强化工作责任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丢失、泄漏、扩散导致生物感染事故的发生。

第一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致病致癌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的防护措施要严谨科学,例如严格执行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制度、严格规范危险试剂的使用、确保紧急事故处理设施状态良好;第二要严格规范实验室废液废料的回收和处理,确保毒害物料不排入日常排放系统;第三要严格落实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与实验过程安全管理,做好实验动物出入实验室登记,带病动物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善待被试动物或妥善处理动物遗体;第四做好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确保人员操作危险仪器(如放射性、辐射性仪器)或处理有害微生物时科学规范,避免人为安全事故;最后,实验室所有样品或材料,以及其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材料,均需经无害化处理。

       

           
 崔  斌 教授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毋容置疑是学校的重头戏,要根据学科特点突出分类指导,注重区分轻重缓急和专业学科特点,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首先必须遵循规律、科学治理,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深刻把握技术变革的规律,以专业和更宽的视野了解、学习和掌握实验室安全管理和防范的国际前沿趋势,用好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努力把实验室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强化全链条闭环管理,打造绿色安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结语

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将深入贯彻中省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学科特点突出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管理

实验室安全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着眼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实验室安全专项工作整治,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推进实验室安全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编 辑 / 牛耕  吴荣芳     责 编 / 冷鑫  贾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