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江山胜迹 我辈奋进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实验室专题

更新时间:2022-06-15 08:11 作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 点击量:

幻灯片1.PNG

 


江山胜迹复登临

吾辈千年载盛心

万古不朽存根质

多君妙手斲轮攻

纷乱尘土下的吉光片羽

是几千年人类文明浩瀚星空的一束光

不止于民族传承的繁华记忆

更拥有未来的勃勃生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实验室专题







undefined



文化遗产学院

undefined

undefined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始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致力为人民群众生活添文化之砖,加精神之瓦。文化的嬗变在碰撞中发生,也在融合中沉淀。虽然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但在无常中去追求永恒与绚烂的生命伸张,却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


跟随老师们的步履,我们不难发现,文遗是一节历史课、文化课、地理课,更是艺术课、传承课。这往昔时光中,遗存于记忆中的青铜器无声积淀,木马风铃摇曳,散布于泥土的骨迹,仿佛岁月通道的入口,不时从中隐隐泄露出各种色彩的柔和光焰。在老师和学生的实验探究和深度研讨中,才得以捕捉到文化的身躯,感叹艺术的永恒。



当时的一个字,现在的一个谜,在历史的延宕起伏之中,在时代的更迭变换之中,文化遗产的所有篇章被缓缓凝聚。一代代西大考古学人坚定学术报国的理想,沐风栉雨,青灯黄卷,用热血和汗水书写了中国考古事业的绚丽篇章


   
一、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为阐释好、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文化遗产的价值,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文化遗产学院紧紧围绕“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建设发展总体思路,聚焦国际学术前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了一系列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

实验室根据学院不同楼层布局以及实验室功能划分为文物分析技术实验室、专题实验室、教学实验室以及修复实验室。实验用房面积达到4160㎡,仪器设备2478台套,总值已达3684.33余万元。以实验室为重要依托,学院先后获批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可为高水平科学研究与专门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文物分析技术实验室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从最初的手铲到如今无人机拍摄、3D激光扫描、DNA分析等,考古新技术的应用令人目不暇接。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而文物分析技术,是为我们寻回历史和文明“拼图”的重要手段

文物分析技术实验室于2009由唐仲英基金会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共同筹建,实验室配置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系列仪器设备,包括可移动X-荧光分析仪、大容量腔扫描电镜能谱仪、大功率转靶微区X衍射分析仪、热裂解气相色质谱仪,超景深三维显微分析系统、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显微红外光谱仪、离子色谱仪、热重分析仪等30余台大型设备,可用于文物无损微损表征,文物残留物成分分析,文物保护材料结构、理化性能研究等。在满足日常教学与科研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积极响应学校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独立核算的原则,根据西北大学仪器设备共享使用要求,由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教务处协调组织,实验室具体实施,搭建了校内外公用性较强、学科特色突出、教学效果显著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将部分大型仪器面向校内外开放。同时,实验室也与校外文博单位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了资源最大化的利用,更好地助力考古学科建设。

       
       
       
       
       
       


2.专题实验室      

依托领先完备的学科平台与人才梯队优势,学院广大教师和学术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丝绸之路考古、土遗址保护、大遗址保护管理等优势研究方向,共设立建成16个具有学科不同特色的专题实验室。各专题实验室围绕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发生发展与演进规律、丝绸之路文明交往与互鉴、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材料、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即时将教师的前沿科研成果与行业的优秀实践案例融入教学及科研内容,充分发挥学术团队课题组协同育人能力,将高水平科学研究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集群优势。

         
       
       
       


3.教学实验室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始终将行业人才教育作为学科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依托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目前共建立3个化学教学室、2个文保基础教学室和1个传统工艺实验室作为教学实验室,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知识教学平台,强化专业技能实践,提升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大力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和人才培训经验,培养具有考古领域鲜明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创新知识交流载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4.修复实验室      

作为西大考古的重要支撑与未来核心竞争力量,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始终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不断探索耕耘,完善“课堂学习+专业实践”培养体系,形成多方向的课程模块。目前设立了金属修复实验室、陶瓷修复实验室、壁画修复实验室、纸质修复实验室和纺织品修复实验室5个方向的实验室,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让学生深切体会文物修复工作中的苦与乐以及成功的来之不易,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质疑精神与创新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争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守护者,在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卓越创新能力、家国情怀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融通共享,历精更始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整合校内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室资源,将现有的环境考古实验室、动物考古实验室、植物考古实验室、考古人类学实验室、砖石质实验室、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土遗址实验室等丰富资源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计算机学会及多家信息技术企业合作,目前建立文化虚拟展陈平台、文物虚拟修复仿真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虚拟仿真平台、文物保护新材料及敏感器件设计虚拟平台、大型遗址生存状态的智能感知平台等多个教学科研虚仿项目,每年完成校内外线上虚仿实验1万人次4万学时,对于技术创新学生实训遗址保护科研转化等多项工作提供服务支持,较好实现了建设新文科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科研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


文化遗产学院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优化教学大纲,引入新的知识体系,推进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快对传统文科实验教学内容改造力度,推动高起点实验项目开发,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革新,有效指导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增强实验教学资源的统筹融合,精准领会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新文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和内涵建设,从实验教学的学科特色、信息化手段、教学内容、文化竞争力等多方面科学设计,实现虚拟仿真技术引领下实验教学的高效共享、开放融合,助力新文科建设的内核增长和价值渲染。

     


     
四、灵光未歇,朝夕奔驰        

       

人文社会科学不仅需要在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更需要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上的同步改革。在文科实验室建设上必须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转变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实验实训环节,在新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下如何改变、打破传统观念,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重新在更高的起点上建设文科类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体系与“新文科”建设同向、同行、同步,弥补和改变传统文科中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文化遗产学院实验研究深刻理解了“新文科”新要求新指向新特点,加强针对性的研究,统筹推进新形势下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于实验室的方寸之间,丈量千年文化的厚度;于手口相授的课堂之上,穿梭古今世界的变迁。一代又一代西大考古学人在文化遗产学院开展了大量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门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


考古百年,我们寻回了许多珍贵的碎片,但还有更多珍宝遗落在未知的角落,等待重现人间。未来还需继续秉持“志存高远、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执着奉献”的西北大学考古精神,不忘西大考古人的初心,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西大考古人的贡献!


   
结  语      

       

无论是承载着民族基因的青铜壁画,还是记忆着家国沧桑的石板文章,亦或是书写着文人壮志的篆隶楷草,这些看似孤单、仿佛冰冷的千百年时光印记,作为承载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文明载体,饱含着我们历史的延续、民族的传承、文化的血脉,承载着中国人心灵中永久的灵魂烙印信仰图腾。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代代文遗人当用己一技之长,团结万众齐心,努力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更好的描绘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使中华之天声,共此文物而永存。


       

幻灯片2.PNG

END


素材来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编辑/牛耕 高言 吴荣芳 责编/冷鑫 贾文涛